看法

《死神4來了》

《死神4來了》,但死神已經累了

《The Final Destination》(死神來了)拍到第二集已經是個終結,看過有人爭論第一好看還是第二好看,但似乎從沒人會把第三集納入討論,更沒人料到還敢出第四集。現在藉著3D,這個系列居然復活了。

閭丘氏邏輯

6號那天,旺角又有人潑了鏹水,閭丘露薇老師很快就在twitter上對此事發表了看法: 當年香港媒體報道長洲燒炭自殺,結果那年用這個方法自殺的個案激增,香港電子媒體有不成文的規矩,不報道自殺。旺角高空投擲腐蝕液體的人還沒有找到,已經有人效仿,旺角吵架動手,向對方潑硫酸,殃及無辜路人。不知是否又是受媒體之前報道的影響? 閭丘老師的意思是:媒體的影響力巨大,對負面事件的報導會催生更多的負面事件。我覺得這種看法很有問題。如果媒體報導的負面事件都會導致別人效仿,那是不是從此媒體都不要報導負面事件了?從此社會就一片安祥了?媒體報導和自殺激增可能有一定的關係,但將媒體報導和自殺激增簡單聯繫起來,會讓人忽略自殺背後更重要更真實的原因。 由於不知閭丘老師所說的「當年」究竟哪一年,也就無從知道「當年」香港媒體如何報導燒炭自殺,以及「當年」燒炭自殺的個案如何激增,更無從研究兩者的關係。但是可以研究的是,香港電子媒體是否有不報導自殺的不成文規矩--香港的媒體人大概可以對此作答,但閭丘露薇所在的鳳凰衛視可不能算是香港媒體,鳳凰衛視如此國際化關心的都是大事,對自殺的新聞自然是瞧不上眼。本人不是媒體人,而且一向孤陋寡聞,對此不成文規定是未曾耳聞,但是我想,同樣是媒體,電子媒體有導人自殺的效果,平面媒體也應該有,那為何強調電子媒體有此不成文規矩?難道平面媒體就比較缺德?就算電子媒體守住了這條「不成文的規矩」,也還有很多人會看到報紙上的報導,看完也應該會跑去自殺吧? 值得思考的是如何處理自殺的新聞,而不是簡單地以不報導處之。不報導反而是一種消極的態度,生命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社會也沒有得到應有的思考。 閭丘老師認為6號發生的潑鏹水事件是對之前幾宗高空潑鏹水的效仿,這顯然並不對。在方式上就有很大不同,一個是從高空往下潑,一個是面對面潑。前者對後者並無借鑑的意義,因為前者的主要特點是隱祕性,目標是樓下每一個過客,在狂徒看來也就沒有所謂「無辜途人」,後者卻是面對面的,有確定的尋仇目標。潑鏹水的復仇方法其實早在鏹水狂徒之前已有之,根本談不上仿效,要說仿效那也該把仿效的對象追溯到更早之前。 希望閭丘露薇老師不要再犯這樣的錯誤,讓我們這些粉絲傷心。 [tags]媒體,自殺[/tags]

希魔撞正殺人狂

《希魔撞正殺人狂》影評:又一個出色的反派

希特拉在電影界似乎特別有號召力--這種號召力大概可稱之為「魔」力,因為他總被稱為希魔。因此原名是《Inglourious Basterds》(希魔撞正殺人狂)的電影也非得在翻譯時加個「希魔」不可,以顯示這部電影與希特拉是有關的。畢彼特在預告片中操一口奇特的口音相當吸引人,但這部電影最出色的其實是一個反派,飾演這個角色的德國演員Christoph Waltz 正是憑此片拿下了康城影帝。
Plastic%2BPeopleFront%2B%255BFull%255D 宇宙膠人

宇宙膠人

捷克有支樂隊叫”The Plastic People of the Universe”,譯成中文就是「宇宙膠人」。他們有首歌的歌詞翻譯成英文是這樣的--千萬別問我捷克文,我他媽也不懂: They’re afraid of the old for their memory. They’re afraid of the young for…

身份怎止一個

網誌圈最近的風雲人物--通寶,我並不認識,連他的文章也沒有看過。他究竟是不是公務員大概仍是個謎--我對謎底沒有興趣,但我想說一個人的職業是公務員,那是否意味著無論在哪個場合都只能以公務員的身分出現? 公務員政治中立這種說法常常聽到,但一般人似乎了解不多,所以通常的理解就是:公務員不要表態,必須保持沉默。不如看看前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怎麼說,他在明報的一篇文章及在立法會的一次發言都提到公務員政治中立的五點原則: ●公務員的政治中立,建基於效忠政府的責任﹔   ●所有公務員均應對在任的行政長官和主要官員盡忠﹔   ●公務員必須衡量各項政策方案的影響,在政策制訂過程中坦誠而清晰地提出意見﹔ ●在政府作出決定後,不論個人立場如何,公務員應全力支持,把決定付諸實行,並且不應公開發表個人意見﹔   ●公務員應協助主要官員解釋政策,爭取立法會和市民大眾的支持。 可見這種政治中立並不是站在政府和民眾之間的中立。在一個民主社會裡,不管哪個政黨執政,也不管某個公務員是否認同這個政黨,只要身為公務員就必須為當下的政府服務。政治中立的原意是減低政黨更替的成本,也不因政黨更替而影響政府的運作。 接下來的問題是,公務員是否不允許政治表態?就王永平在立法會上的解答來看,一個公務員在發表政見時只要不帶職銜並聲明不代表該部門的意見就可以。 林忌說:「公務員理應政治中立,一個收政府錢的官,如果容許在網上匿名發言的話,是否會間接鼓勵佢在網上扮市民不斷賣廣告宣揚政府?」 我不知道這句話是基於一種甚麼古怪邏輯,如果是匿名的話,又如何得知那個人是公務員?看來就只能用到人肉搜索(亦稱「起底」)才行。匿名就是放棄原身分,按照王永平的說法,匿名發表政論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問題是有人非要把匿名人的真實身分挖出來,再用來嚇人。 關於上面引述的這句話,我還想說的是,公務員不等於官吧?我不認為林忌會分不清公務員和官,不過我也不猜測有甚麼原因。 林忌還說:『這些人就是犯了一個非常明顯的邏輯錯誤,如果通寶不是公務員,黃世澤那篇文則半分阻嚇力都沒有,簡直就是變成笑話了!這算甚麼「威脅」,甚麼「令人收聲」呢?』 黃世澤的文章在本人看來從來都是笑話,林忌應該慶幸比他好。我並不關注通寶是不是公務員,我關注的是,如果他說的都是錯的,他是一個可惡的人,我們為何不可以大大方方以理服人?以前有個網誌叫消防員的故事,他基本上不談政治,只不過因為打著消防員的名堂,就被傳媒盯上了,引起他上司的關注,迫於上司的壓力,消防員的故事只好停擺,當中其實並不涉及甚麼政治中立的問題,只是公務員這個身分常常是敏感的。後來消防員的故事重開,不過改了另一個名字,因為「消防員」三個字不方便再用。通寶有意匿名,就是不想別人知道他甚麼身分,但你卻說要查出他的真實身分,這不是要脅又是甚麼?人總有不想別人知道的事情,不一定是因為這種事情齷齪或非法。超人夠正義了吧,他在報社上班時,他也不想別人知道他就是超人。事實上,每個人活在世上都不只一個身分。 人肉搜索會產生快感,容易讓人上癮,黃世澤(這次大戰大家都指名道姓實在太爽了)就有上癮的症狀。事實上我並不反對人肉搜索,要看甚麼情況。在中國,由於資訊封鎖,很多公眾事件的當事人之背景都影響到該事件的性質和發展,可是他們的背景卻成為了秘密,只能通過人肉搜索才能了解,公眾也只能通過人肉搜索才能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需要不斷使用人肉搜索的社會其實是一個可悲的社會。 一個公務員以個人身分發表任何看法,我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問題--大家都可以反駁--他的上司倒有可能不太喜歡。真正需要關注的問題是,這位公務員在政府中處理具體事務時是否有失公平,有無公器私用。 實際上,這次事件的關鍵並不在於通寶是不是公務員。因為以黃世澤一貫的作派,他是不惜任何手段務必令敵人閉嘴為止的--當然我相信他應該不會幹犯法的事,只是手段下流了一點而已。黃世澤常常為此自鳴得意,但他不知道別人並不是怕他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