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

《年少日記》劇照

《年少日記》:墮下的對證

《年少日記》的敘述手法引發討論,但該電影的真正「詭計」可能在於其煽情手法。觀眾通過鄭有傑的悲慘遭遇反思家庭暴力的問題,同時質疑對此類故事的共情是否廉價。雖然不少人能在主角身上看到東亞孩童的共同創傷,卻不認同導演過於悲觀的描繪,認為應該為故事增添些微的幸福。電影也探討了兄弟情與自殺問題的複雜性,使人對家庭關係有了進一步的思考。
《Birdman》

《Birdman》:失蹤,是飛鳥俠唯一的下場

比起電影史上那些經典的長鏡頭來說,《Birdman》用多個長鏡頭拼接成的假一鏡到底,在專業的電影人眼中或許顯得不夠講究,甚至可以說有點隨意,背景伴隨著同樣看似亂敲一通的爵士鼓(但爵士樂的精神正是即興),似乎有意挑戰觀眾的耐性。角色在狹長通道裡的行走,加上好像死不斷氣長鏡頭,讓人看不到希望,陷入焦躁的情緒中。

閭丘氏邏輯

6號那天,旺角又有人潑了鏹水,閭丘露薇老師很快就在twitter上對此事發表了看法: 當年香港媒體報道長洲燒炭自殺,結果那年用這個方法自殺的個案激增,香港電子媒體有不成文的規矩,不報道自殺。旺角高空投擲腐蝕液體的人還沒有找到,已經有人效仿,旺角吵架動手,向對方潑硫酸,殃及無辜路人。不知是否又是受媒體之前報道的影響? 閭丘老師的意思是:媒體的影響力巨大,對負面事件的報導會催生更多的負面事件。我覺得這種看法很有問題。如果媒體報導的負面事件都會導致別人效仿,那是不是從此媒體都不要報導負面事件了?從此社會就一片安祥了?媒體報導和自殺激增可能有一定的關係,但將媒體報導和自殺激增簡單聯繫起來,會讓人忽略自殺背後更重要更真實的原因。 由於不知閭丘老師所說的「當年」究竟哪一年,也就無從知道「當年」香港媒體如何報導燒炭自殺,以及「當年」燒炭自殺的個案如何激增,更無從研究兩者的關係。但是可以研究的是,香港電子媒體是否有不報導自殺的不成文規矩--香港的媒體人大概可以對此作答,但閭丘露薇所在的鳳凰衛視可不能算是香港媒體,鳳凰衛視如此國際化關心的都是大事,對自殺的新聞自然是瞧不上眼。本人不是媒體人,而且一向孤陋寡聞,對此不成文規定是未曾耳聞,但是我想,同樣是媒體,電子媒體有導人自殺的效果,平面媒體也應該有,那為何強調電子媒體有此不成文規矩?難道平面媒體就比較缺德?就算電子媒體守住了這條「不成文的規矩」,也還有很多人會看到報紙上的報導,看完也應該會跑去自殺吧? 值得思考的是如何處理自殺的新聞,而不是簡單地以不報導處之。不報導反而是一種消極的態度,生命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社會也沒有得到應有的思考。 閭丘老師認為6號發生的潑鏹水事件是對之前幾宗高空潑鏹水的效仿,這顯然並不對。在方式上就有很大不同,一個是從高空往下潑,一個是面對面潑。前者對後者並無借鑑的意義,因為前者的主要特點是隱祕性,目標是樓下每一個過客,在狂徒看來也就沒有所謂「無辜途人」,後者卻是面對面的,有確定的尋仇目標。潑鏹水的復仇方法其實早在鏹水狂徒之前已有之,根本談不上仿效,要說仿效那也該把仿效的對象追溯到更早之前。 希望閭丘露薇老師不要再犯這樣的錯誤,讓我們這些粉絲傷心。 [tags]媒體,自殺[/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