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保錡,不要成為陳百祥那樣的error

吳保錡犯了一個大大的error,他似乎沒搞搞清楚或者忘記了Error的本質是扮小丑,而陳百祥卻是真正的小丑一一更大的問題是,真正的小丑對此毫無自知。

吳保錡與陳百祥

吳保錡犯了一個大大的error,他似乎沒搞搞清楚或者忘記了Error的本質是扮小丑,而陳百祥卻是真正的小丑一一更大的問題是,真正的小丑對此毫無自知。

Error唱陳百詳的歌,大家的理解是一種惡搞,而不是致敬,正如早年何啟華(Deegor)唱改編自劉德華《獨自去偷歡》的《日日去鳩嗚》。身為Error成員,當吳保錡意識不到Error與陳百詳之間的本質區別,走去陳百詳面前低聲下氣,並以「叻仔」自居而洋洋自得,便從惡搞變成了致敬,那他已經離真正的小丑不遠,成為了一個「幾乎青出於藍」的另一個陳百祥。

如果藍黃之間還有什麼共識,那就是:「任何電視節目,只要見阿叻有份出現,你就知道,這個節目必會變為業餘、不認真,和像馬戲團。」這世上,真正仰慕陳百祥的,只有陳百祥自己。

有人也反感,何啟華近期因為《焚城》一戲也抱起了劉德華的大腿。但是兩件事之間區別還蠻大的,畢竟何啟華和劉德華之間存在《焚城》這個緣份,而不是何啟華無緣無故跑去抱劉德華大腿。老實說,如果上一代的藝人在大陸賺得盆滿鉢滿後,能提攜一下香港演藝圈的新人,我並不覺得那麼反感。

很多年來,因為大陸合拍片的規定(必須有大陸演員參與),香港的新人確實很難有機會參與《焚城》這樣的大製作一一我當然也不認為《焚城》是一部好電影,但年輕演員需要這樣的經驗。不是說他們需要通過這樣的機會進入大陸市場,而是香港電影工業如果仍要繼續發展,不被大陸電影邊緣化,新一代演員就不能只演小成本的製作。而《焚城》再如何不好,都確實給了幾位年輕演員不少戲份,包括何啟華。不要因為他好像和劉德華走得很近而否定他,他在《毒舌大狀》和《焚城》演兩種不同的角色,均有不錯的表現,是一個值得期待的演員。就算是劉德華,他這些年縱使如何遠離港人,但和陳百祥這樣的人放在一起,也不知高到哪裡去。陳百祥擁有的不是大腿,而是地雷。

其實近年有一種現象,兩代香港藝人,或者兩家電視臺的藝人(亦常常被誤會為兩種政治立場的藝人),在某一些場合特意製造出一種彼此之間沒有藩籬、可以融洽相處的氛圍,以友誼大使汪明荃最具代表性。陳百祥是怎麼也擔當不起友誼大使的稱號的,甚至可以說今天香港的撕裂,陳百祥也是有份造成的。他只能是一個小丑、毒瘤,一個需要被修正、清除的error,他只能被唾棄,他受不起任何後輩的致敬。

一個搞笑藝人的責任,更應該是呈現荒謬,揭開虛假的表面,既帶給大家歡笑,也讓那些假裝正常的人看到這個社會的種種error。這個要求也許太高,但至少你可以不成為社會error的一部分,不增加這個社會的error。答應我,可以嗎?

陳牛
陳牛

陳牛,曾先後於《明報》、《端傳媒》、《香港01》任職,為《號外》、《就係香港》等媒體擔任特約記者、撰稿人。

0 0 votes
Article Rating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