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的電話薄裡有一百多個電話號碼,他的facebook有五百多個朋友。
他不記得從甚麼時候起,他一個人吃飯,一個人逛街,一個人唱K,一個人喝酒,一個人打火鍋,一個人遠足,一個人看電影;夏天,一個人去沙灘,冬天,也一個人睡。孤單,成為了他的習慣。
在他生日的那天,他又是一個人逛完了街,一個人吃完了飯,一看時間還不到八點,便想一個人去看場電影。從售票處出來,他才發現他買了兩張票。他回想剛才買票的情況。
「九點半,《少年自讀日記》,兩張。」對,他說的是兩張。回憶依然清晰,他弄清楚了手中為甚麼是兩張票,但他沒弄清楚他剛才買票時為甚麼說了「兩張」,他不是早已習慣了一個人嗎?那究竟是一時的口誤,還是一時的衝動?
他打開電話薄,他想從中找出一個可以一起看電影的人來。那一百多個電話號碼裡,有十分之一從來沒有撥打過,也沒有接到過從那些號碼撥打過來的電話,他甚至不記得那些叫David、Sharon、John或阿東、阿皓的人是誰,更加不記得和他們在哪裡認識;有十分之三打過一次便沒再打過,他知道他們是誰,但又沒有多少的印象,倘若在街上遠遠看到那些人之中的某一個,他不會想過去打個招呼,而會找條路走開避免相遇;有十分之五曾經在某個階段經常聯繫,就算不怎麼打電話,也至少經常通著短訊,那些人曾經在不同的階段和他經常一塊吃飯、喝酒、看電影,後來卻由於各種原因再不聯絡;剩下的十分一是再也打不通的電話,有的已離開人世,有的換了電話沒有通知,有的曾經是女朋友,曾在一張床上睡過,有的曾經曖昧,聊個通宵也不想去睡。
他找到了一些有可能出來看電影的號碼,然後又一一否定了那些號碼的可能。豬頭羅,自從有女朋友後便很忙;郭比利,自從有女朋友後便很忙;陳分奇,自從有女朋友之後便很忙;毛毛,自從轉工後就很忙;陳家洛,自從轉工後就很忙;豆腐,哦,她不忙,但自從有男朋友並且陳家洛也很忙之後,就不會和他出街,更不會一起吃飯一起看電影。
在進電影院前,他給兩張電影票拍了照片,上載到facebook,寫上一句:「不知道為甚麼,一個人卻買了兩張電影票,買了兩張電影票卻只能一個人看。」然後他關掉了網絡,把手機切到飛行模式。電影院裡,除了他全都成雙成對或結伴成行,一個男的和一個女的,一個男的搭配兩個女的,一個女的搭配兩個男的,也有全男或者全女……組合千變萬化。他的左邊是一張空櫈,他原本期望著右邊會有人坐,但直到電影劇終的音樂響起,右邊也依然是空櫈。他兩邊都是空櫈。
他從電影院出來,時間已過去兩個小時,他關掉飛行模式,重新開啟無線網絡,馬上收到了十條來自facebook的提示,進去一看,原來是他進影院前的那句話收到了十個like。十個like對於他來說,已經很多了,但like他的十個人中,沒有一個人的電話號碼曾經出現在他的電話薄裡。
這是一個孤獨的人,當然,你也可以叫他獨撚。
(待續)
他不記得從甚麼時候起,他一個人吃飯,一個人逛街,一個人唱K,一個人喝酒,一個人遠足,一個人看電影;夏天,一個人去沙灘,冬天,也一個人睡。孤單,成為了他的習慣。 http://t.co/gs3LyJ2J
“@陳牛: 他不記得從甚麼時候起,他一個人吃飯,一個人逛街,一個人唱K,一個人喝酒,一個人遠足,一個人看電影;夏天,一個人去沙灘,冬天,也一個人睡。孤單,成為了他的習慣。 http://t.co/7w7GB1Cr”
好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