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新聞說,大陸有人把晚清革命烈士秋瑾的墓都給盜了。盜墓、毀墓是對死者的大不敬,無論墓中躺的是烈士還是普通人,如此缺德之事,都該予以譴責,在法律上還涉嫌刑事毀壞。陳雲老師特別指出「這只有大陸人做得出來」,我就不太明白他究竟要表達甚麼意思,以前他至少會用上一些形容詞來描述大陸人的某種行為,現在他不用了,好些像我這樣老盯著他的人看了怕是也不知道作何辯論。至於他提供的反駁方法,甚麼「不要罵整體大陸人」,倒是低估了大家的水平,反駁陳雲老師的其實也是百花齊放的。
眾所周知,魯迅的小說《藥》裡面的女英雄「夏瑜」原型就是秋瑾。魯迅筆下的中國人比盜墓的中國人更是可怕,吃蘸了血的饅頭來治病,那血便是革命烈士的血,當然那時的中國「蝗蟲」尚不知道甚麼是革命烈士,只知甚麼是反賊亂黨。有沒有比吃人血饅頭更恐怖的?有,把殺人狂的屍體放在紀念館供人瞻仰便是。
說回盜墓。盜墓正如抽水,固然是全世界都有,絕非「只有大陸人做得出來」,陳雲老師肯定不是這意思,所以沒什麼好討論的。我疑惑的是,是否其他國家的盜墓者比較有正義感,遇上個革命烈士的墓,便堅決不盜,甚或還要在墳前送上束白菊花紀念一番?我也疑惑,秋瑾的墓據說歷來遷了十次之多,一個普通的中國盜墓者是否真的知道墓中埋的是烈士?又是否真的知道秋瑾是何人?
關於魯迅和秋瑾,有段故事很值得分享的。1905年日本政府發佈《清國留學生取締規則》,以限制「蝗國」留學生在日搞反清活動,「蝗國」留學生感覺受辱,但在留日還是回國的問題上出現爭執,當時秋瑾和魯迅都在日本留學,秋瑾是主張回國的,而魯迅則主張繼續留日,加上魯迅是清廷官費留學,因此遭秋瑾拔刀大罵:「投降滿虜,賣友求榮。欺壓漢人,吃我一刀。」這罵法是否很眼熟?和當今某些港人罵人「賣港賊」簡直如出一轍,只差沒刀可拔,輸了點氣勢,再說魯迅後來棄醫從文,回國後加入了左翼作家聯盟,是民國著名「左膠」之一,還有投共的嫌疑,秋瑾早該一刀砍了他。
本文題目《盜墓和抽水》,「抽水」自然指的不是陳雲老師,而是我自己。這次為了抽陳雲老師的水,本文把兩個死人從棺材中抬出來,這行為也算是盜墓的一種吧,不知道這是否只有我做得出來。
盜墓固然絕非「只有大陸人做得出來」,陳雲老師肯定不是這意思。我疑惑的是,是否其他國家的盜墓者比較有正義感,遇上個革命烈士的墓,便堅決不盜,甚或還要在墳前送上束白菊花紀念一番?我也疑惑,一個普通的中國盜墓者是否真的知道墓中埋的是烈士? http://t.co/M90r7WXN
真係 "惡貫滿盈、無惡不作、罪大惡極、窮凶極惡“ 呀!
真係 "惡貫滿盈、無惡不作、罪大惡極、窮凶極惡“ 呀!
四大惡人… :p
真係 "惡貫滿盈、無惡不作、罪大惡極、窮凶極惡“ 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