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易希?

在過去一段時間裏,陳易希的會考分數猶如側田頭頂上的風景,成爲大家想知卻無法知的秘密。通常在這種情況下就會謠言四起。所以曾一度傳出陳易希會考只有三分。謠言也未必全是壞処,因爲有時候謠言能把真相給逼出來。真相是,陳易希有12分,不算太差,比小時候被譏為”白癡”的愛因斯坦要好得多了。估計很多人早已把現代版「傷仲永」想好了並時刻準備著把陳易希狠狠踩一腳,但是看到12分,可能就沒有那麽容易出手,頓時都啞炮了。因爲那些一些想著「傷仲涌」的人可能連12分都沒有。

12分的成績,頂多說是很普通,遠未至於要為其「傷」的程度。公衆早就應該心中有底,天才常常在一些普通人玩得很好的遊戲中表現得一塌糊塗,這樣的事例只怕已經多到不需要再擧了。問題不在於天才的能力是否足夠,而在於天才是否樂意。天才如果樂意,可以在這些遊戲上比誰玩得都好,但是天才比誰都要清楚,他還有比這些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一個天才如果在這方面沒有足夠的魄力,那他必定在那些無聊的遊戲中成爲庸才,和別的人不再有分別。陳易希的12分實在比某些所謂「叛逆狀元」的10A要好看。一些人以爲他得了10支「火箭」,從此就如有神功護体,可以牛逼烘烘地擺姿態了,但這麽一些高分低B的人應該回爐再造,重新做人。世界需要的是真正能夠造火箭出來的人,而不是懂得怎樣背好筆記拿「火箭」的人。能考出10A的成績固然也不容易,但充其量是高手一個。

高手和天才的分別是:天才有能力改變這個世界的命運,而高手通常只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也許這個世界不需要太多的天才,因爲我們看過太多仲永的故事,但是人們啊,請對那些正在成型的天才們手下留情吧,就算把他們打入地獄,你們也無法取代他們成爲天才。香港的教育雖然老是在喊「求學不是求分數」,但事實上這至今只停留在喊口號的階段而已。香港教育太缺乏「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心胸了,有一部分的原因或許就在於這個社會對天才的不容。香港教育,某种程度上還不如教育制度相對落後的内地。内地很多大學,包括清華北大,都會提供一些高考之外的方式招收有特殊才能的學生。比如幾年前剛開始運作的「新概念作文比賽」,中學生只要在文字上表現出才華便有直接入讀名牌大學的機會。只是後來政府的有關政策把它搞砸了。

雖然陳易希仍然得到科大的破格錄取,但他的道路並非從此一帆風順了。我的意思是,陳易希成爲現代版的仲永的可能依然存在。仲永從神童變成凡人,是因爲外界對他的干擾。最有可能使陳易希變成普通人的,同樣就是外界對他的干擾,因爲成名後的陳易希要面對和處理的東西顯然是更多了。這是對天才的另一種考驗。

[tags]陳易希,香港教育[/tags]


Technorati : 陳易希, 香港教育

陳牛
陳牛

陳牛,曾先後於《明報》、《端傳媒》、《香港01》任職,為《號外》、《就係香港》等媒體擔任特約記者、撰稿人。

0 0 votes
Article Rating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Share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