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主導教育

建華年間,尚在位的老董意氣風發地說過一句話,他說教育是投資。據說這句話贏得了許多的掌聲。沒錯,那句話顯示了老董對教育的重視,但也暗示了商人的狹隘心態,是一種小心眼。 視一切投入為投資,大概是出於商人的本性。付出多少,收穫多少,算盤一直在打著,分別只是有時打得很響,有時悄無聲息。

建華年間,尚在位的老董意氣風發地說過一句話,他說教育是投資。據說這句話贏得了許多的掌聲。沒錯,那句話顯示了老董對教育的重視,但也暗示了商人的狹隘心態,是一種小心眼。

視一切投入為投資,大概是出於商人的本性。付出多少,收穫多少,算盤一直在打著,分別只是有時打得很響,有時悄無聲息。在商是應言商,小心眼是可取的謹慎態度;但若把此種心態放至一切事上,則是斤斤計較,難免令人討厭。比如說,賑災捐款,捐多捐少本無所謂,若非要每一點付出都要獲得相應的回報,這就是討厭的商人,在他們眼中,一切災難都有可能變成機會。這未免扯得遠了點,讓我們重新回到教育這個話題上。

香港教育在商人操弄下,變成了投資。投資就是付出多少,最終都要成倍收回。看似沒有回報,或者回報很小的項目,都會被忽視。而控制香港教育的那群商人就算他們在實際營商中多麼進取多麼敢於冒險,一但進入政治便成了保守的投資者,一切脫離他們能力範圍不夠有把握的都不會投資下去。他們其實既貪心又吝嗇。

從幼稚園學券制,我們看到香港政府一方面在操縱著教育,一方面又本著「自由經濟」的原則,說甚麼留強汰弱。對於他們而言,對於操縱著政府的那群商人而言,教育是投資,而且這種投資可以隨時減少,不是那麼地必要。當財政出現赤字,最先想到的是,向教育開刀,那時,所謂的「投資」已是一種負擔;當財庫充實了,最先想到的是,增加公務員的薪水,那才是投資。

在留強汰弱的名義下,許多中小學被殺掉了;在自由經濟的名義下,許多副學士的課程變成了自負盈虧。你可以視之為妥善運用公帑,是對納稅人的負責。誰納稅最多?對,是商人,這就可以理解同樣為納稅人的中產階級的要求為何常常被忽視。增加不知所謂的副局長,把本已臃腫的官僚機構變得更加不堪,叫做妥善運用公帑?不公開副局長的薪水,用一大筆錢去培養所謂的「政治人才」,叫做對納稅人的負責?哦,對,商人高興就好。副學士,副局長,同是副家人,待遇卻天壤之別。對納稅人負責的政府,可以每年花幾千萬去培養一群如同家奴的「政治人才」,對副學士這種「回報率低」的投資卻一毫子也不願意出。

孫明陽說過,全面資助副學士不切實際。哦,難道「全面資助」副局長這種「政治人才」就很切實際?香港這麼保守的政治環境,培養政治人才來有個屁用!教育為商人服務,全社會向錢看,對政治冷漠,哪裡可能有政治人才冒出來!我不清楚全面資助副學士是否切合實際,但事實上,所謂的「自負盈虧」表明,政府早已放棄了副學士。為了能夠自負盈虧,許多副學士課程擴大了招生,但往前的路並沒有因此變寬。那條獨木橋遲早要斷掉。既然如此,在現今教育環境下無法繼續前進的朋友,不如另覓他徑吧,走一條屬於你自己的道路。

對於商人而言,一個社會的普遍知識水平多高並不重要,他們只需要一小群為他們服務的精英,還有一大群為他們賣命的奴隸。感謝商人,感謝他們為這個社會建造了一座穩定的金字塔,阿門。

陳牛
陳牛

陳牛,曾先後於《明報》、《端傳媒》、《香港01》任職,為《號外》、《就係香港》等媒體擔任特約記者、撰稿人。

0 0 votes
Article Rating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Share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