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懂膀胱的傷悲

在《非人》一文,我曾將中史、歷史和通識三科的考試時間列出來比較,大家一看便可明白通識的考試時間是不合理的。但我不明白的是,考評局的人為何不明白。為此,我的膀胱都忍不住暗罵幾句”too simple”、”always naive”。

前天先考人際關係,考核內容包括忍尿。還剩半個小時,我就已尿急得不行,幾近崩潰,但所剩時間無幾,我根本無法抽出時間去如廁,除非我可以當場把膀胱拆出來,由它獨自跑到廁所去完成,或者把右手留下來繼續答題,只帶上左手去。結果時間還是不夠,有半題10分沒有動過。如果可以增加三十分鐘,像中史和歷史的時間一樣,那我不僅可以順利完成剩下的半題,還可以悠哉悠哉去廁所小解,並像曾特首那樣在路上吹吹口哨。

今年的題型似乎有變。平時我們練習的題目都是第一小題分析題,第二小題評論題。但今年評論題變成情景題,就是依照資料的情景提出自己的建議。其實評論題也必然包含有建議。但我對這種變化倒沒有意見,反而覺得似乎更切合人際關係的主題,拿人際關係來評論比較像八公八婆對別人的事指手劃腳;而且通識一科最可貴的精神就應該在變上面。還有別的變化。以前是一道必答題,今年是三道必答題。看得出,這是考評局為了更方便比較學生的高下。如果不是怕別人批評倒退,我猜,考評局可能會把四道題都變成必答題。

在人際關係部分碰到一題是關於「公民意識」的。我覺得公民意識應該歸到香港研究范圍。人際關係所研究的應是人與人,比較微觀,而香港研究則涉及社會整體,比較宏觀,這是我的理解。根據我的理解,公民意識是一個宏觀的話題,是屬於社會層面的。但不可否定,考生怎麼想是不重要的。

至於今天的香港研究部分,時間當然仍是不夠。不同的是,這次我的膀胱沒有表示不滿。時間的問題,并不是我個人的問題。據我了解,同一個考場的十個同班同學里,真正夠時間完成的幾乎沒有。如果誰覺得我所說的只是為了表達我個人的不滿,那你不妨親自去調查一下。

歸根到底,原因在於,考評局那些坐在辦公室享受冷氣的官員們不懂膀胱的傷悲。好了,這是筆試部分的最後一天,再過兩天把UE oral也考完,我們又可以做回人。有機會,多做愛。沒機會,多爭取。目標鎖定在那些和我一樣高考遇到挫折的女生。

[tags]高考,通識[/tags]


Technorati : 通識, 高考

陳牛
陳牛

陳牛,曾先後於《明報》、《端傳媒》、《香港01》任職,為《號外》、《就係香港》等媒體擔任特約記者、撰稿人。

0 0 votes
Article Rating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Share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