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anga如賈寶玉,於國於家無用

我沒有記錯的話,”Blog is blog”的那場討論,提出的應該是”blog>diary”,而沒有一個意思是要把xanga踢出去。但是到目前為止,似乎還有人看不起xanga,避xanga猶恐不及。

Jacky從語義上提出看法,他認為,關於xanga的分歧,主要在於對xanga一詞的定義不同。此種看法不無道理,如果這正是大家的理解,那麼分歧便可以解決了。只是我以為,限定了xanga的定義,分歧依然存在,因為標簽效應仍在發揮作用。在不少人心目中,xanga就是等同於”低等blog”,甚至連blog也不是,無論xanga是指工具還是它所代表的文化。香港雖說是一個開放的社會,但依然處處都有森嚴的階級壁壘,將人分成三六九等,高人一等的感覺的確很棒。

有人說,mysinablog是高級xanga。這種說法實在有些好笑。換言之,xanga就是低級mysinablog,兩者是同一種東西,只是層次略有高低之分而已。這個結論究竟是適用於xanga整體用戶群,還是僅僅適用於xanga上的香港用戶群?把mysinablog和xanga放在一起進行比較,第一個錯誤就是,忽視了xanga上還有很大一部分不是香港人的用戶。如果mysinablog可以用「高級xanga」來形容,那是不是也該有個高級Youtube,高級Myspace之類的東西?如此說來,意大利的威尼斯在香港人看來,豈不是高級的大奧。別說威尼斯會不高興,連大澳人聽了都恐怕會不高興。

問題的實質是blog該寫甚麼。有人就說,blog要寫有深度的文章才行,要評論時事,要關心社會,等等。可是時事這些很有深度的東西,寫來寫去也就是人云亦云。香港兩百萬的blogger,能否對一件事寫出十種不同觀點出來?有沒有十種不同的筆法?我以為,生活之樹常青,我們身上發生的事,我們身邊發生的事,比那些味如嚼蠟的時事(評論)要五彩繽紛很多。我們關注時事,可誰來關注我們,盡管有時候時事也關我們的事。生活,才是blog的源泉,兩百萬的blogger可以有兩百萬種不同的活法。有時候,我們欠缺的,只是從生活中挖掘金子的意愿或者能力。

從古至今,歷史都是為少數人服務的,如果你一生都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舉動,只是白天耕田,晚上嘿咻,那麼你的名字很快就隨肉體入土腐化。寫日記,就算只是流水賬,但那是我的歷史;沒人為我寫史,我為自己寫史有何不可?如果一不小心有朝一日我成了名人,那可就是名人的歷史啦。每個人把”自己的歷史”寫好了,湊在一起就是”時代的歷史”。就算沒能成為時代的歷史,讓我的子孫看看我過的是什麼生活,我覺得已經很有深度。難道這樣也會低人一等,難道這樣會讓香港的blog素質下降?

好了,爭論完畢,香港的blog文化是否就會沿著討論得出的路線發展?討論雖然熱鬧,但終究只是這麼幾個人,兩百萬份之幾。我的同學全是用xanga的,他們對這場討論一無所知。就好像華山論劍,幾個武林高手在山上打了一架,打完了各自騎自行車離開,但江湖還是那個江湖,一直風平浪靜。

blog該寫什麼,討論再多也是徒然。因為blog不再像以前的那些書寫工具,只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也許有朝一日,寫時事的寫膩了,也會寫寫日記;寫日記的突然發現時事并非一成不變,也開始寫時事。對牛亂彈琴這麼正經的IT blog,有時還會寫一下遭遇盜賊的事。優勝劣汰的規則大概也不適用於blog,一個blog就算只有作者自己一人在看,仍可存在下去。正如我們的地球,有山有水,山高不能取代水,水深不能取代山。海洋和森林的精彩,正因為有不同的魚和樹。所以,不如讓blog回歸草根吧,他們愛怎樣怎樣,各有各的精彩。

「xanga那邊其實是個與世無爭的快樂世界,大家隨心所慾,跟不同的BSP的bloggers一樣。那才是blogging的本意。」–kursk

[tags]blog,HKblogger,xanga[/tags]

Technorati : HKblogger, blog, xanga

陳牛
陳牛

陳牛,曾先後於《明報》、《端傳媒》、《香港01》任職,為《號外》、《就係香港》等媒體擔任特約記者、撰稿人。

0 0 votes
Article Rating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Share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