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家庭主婦,還有誰仍在看TVB的電視劇?想想看,網絡上那些關於TVB劇集的截圖都是誰弄出來的?
作為獨男一名,因為很少有機會和女性真誠地交流看法,我曾經有個誤會,以為只有女人,才有足夠的經驗去研究香港的電視劇文化。直至最近,難得與一些女性朋友交談,之後才意識到:在年輕一代中,TVB的男性觀眾可能比女性觀眾還要多。比如有位女性朋友就談到她之前認識的一位未婚男士,這位男士看起來並不像是經常待在家中的宅男,其自身條件應該比宅男好,但輸就輸在看電視劇的品味上,而且可以說是慘敗,之後基本上被人列入了永不考慮名單。這位男士無論是在一群朋友聚餐時,還是兩人浪漫約會時,都會眉飛色舞地談論TVB的劇集多麼精彩,聽者嘗試轉移話題,他又能很快繞回到TVB劇集的話題上去,可見其中毒之深已經到了完全忽略聽者感受的程度,而且一個視死如歸的人,是攔也攔不住的。又有一位女性朋友說,她有位男性朋友,只要聽到TVB劇集的主題曲,就能說出該劇集的名字,還能詳盡地介紹劇情。我心中感慨,這麼好的記性,可惜用錯了地方。
我覺得這些港男是不爭氣的,新一代的人都在逐漸拋棄TVB劇集,積極地把自己的欣賞品味至少提高到看日劇或者看美劇,而這些港男卻還在看TVB。一個會在中午看「都市閒情」的人,品味大概都要比追看TVB劇集的人要高,看「都市閒情」至少可以學到怎麼煮出一道美味佳餚。
但久思之後,我得出另一個結論:與其說這些港男不爭氣,不如說他們實在太勇敢了,一是勇於表現自己的低俗品味,二是勇於挑戰現代女性的女權意識。第一點不用說了,第二點可以說一說。
TVB劇集的水平還停留在工業時代,它之所以能吸引一大群的家庭主婦,是因為那群家庭主婦就是屬於那個時代的人,她們還沒意識到電視機是男性把她們困在家裡的一種壓迫,而現代女性抬頭,受教育程度提高,不願再日日夜夜在家中以家務活為生,更加不會願意每晚呆坐家中等待電視劇開始,一說電視劇就好像聽到了洗碗的聲音。電視機是現代女性鄙視甚或仇恨的東西,敢在她們面前提起這種東西,真是膽生毛了。另外,看電視劇不僅有生活模式的暗示,還有年齡的暗示,你跟一個妙齡女子談論肥皂劇,難免讓她們聯想到她們也會有年老的歲月--儘管到時她們不一定會喜歡看電視劇,她們當然不想在自己年華正茂的時候就已開始走向衰老。
港男,別幼稚地以為談論TVB的電視劇更容易和年輕女性建立話題,甚至拉近彼此的距離,正好相反,這樣只會推開她們,嚇跑她們;不必討論莎士比亞,也不必談論《演員的自我修養》,但至少也應該跟她們談談紅酒、威士忌,談談文化中心有甚麼展覽,電影中心正在上映甚麼冷門的電影。最重要的,別談林峰,林峰留給九十後,要談就談林一峰。
港男,別幼稚地以為談論TVB的電視劇更容易和年輕女性建立話題,甚至拉近彼此的距離,正好相反,這樣只會推開她們,嚇跑她們 http://t.co/QSh8cuk8
我曾經有個誤會,以為只有女人,才有足夠的經驗去研究香港的電視劇文化。直至最近,難得與一些女性朋友交談,之後才意識到:在年輕一代中,TVB的男性觀眾可能比女性觀眾還要多。 http://t.co/QSh8cuk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