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剛到香港中文大學讀書的內地生,給閭丘露薇寫了一封信。信中說,他的老師要求寫一份立法會選舉的報導。但是他不瞭解香港的選舉,所以向老師提出可否以內地人的視角寫。他的老師同意了,但說了一句話令這位中大高材生很不滿意。
這句話是:你從一個完全沒有民主的地方來,來看一看香港的民主選舉,寫下你的看法,這個視角,也是很獨特的。
大概是「沒有民主」四個字大大傷害了這位高材生的感情,但是他保留了內地學生的「優良品德」,那就是,就算不認同老師的看法,也不反駁老師。正如他信中所言:「不想第一節課就給老師留下刁蠻的印象」。然而我所懷疑的是,他究竟是真的為了形象還是根本無法反駁?
一個讀記者專業的學生,因為怕給老師留下刁蠻印象而不敢提出自己的看法,他的老師對他應該會很失望。最要命的是,這位看上去好像很尊師的學生,卻反過頭來去請教別的人,這是對自己的老師多大的不尊重啊!
他的看法是:「民主是一回事,一黨執政或者多黨執政,是另外一回事,這二者之間,並沒有必然的關聯。」
如果我是閭丘露薇,我會建議這位同學好好讀一下有關民主方面的書,先建立好民主的概念,再來討論這個問題。一個能入讀中大的高材生,居然認為在一黨執政的情況下也可以是民主,大陸的教育真是功德無量啊。事實是,一黨專政既是無民主之因,也是無民主之果。一黨獨大,沒有其他在野黨或壓力團體的制衡,民主無從談起;人民沒有選擇,一黨也就能繼續獨大。這怎麼可能沒有關聯呢?這位同學犯了一個大毛病,就是只有看法,沒有論述。如果他就拿這句話來反駁他的老師,證明大陸也有民主,那他也實在不要反駁比較好。倒不是刁不刁蠻的問題,而是自暴其短。要說刁蠻,香港的學生實在要刁蠻多了,香港的老師最怕的應該不是會反駁自己的學生,而是不會思考卻自以為是的學生。
閭丘露薇非但沒有糾正這位同學初到香港所產生的無聊的民主自卑感,反倒與他一同生出了一番感慨。她說「對於成長於這樣的社會的人來說,總是會抱著一種優越感來看待那些沒有這種同等的權利的人們」,「香港在我看來,正存在這樣的悲哀,唯我獨尊和優越感,讓很多香港人看不到內地在過去四十年發生的深刻變化」。
老實說,我也見識過某些香港人對大陸的優越感,他們逢大陸必踩,極盡侮辱之能事;作為一個大陸移民,我甚至曾被中學的一位體育老師罵過「大陸仔」。但那位同學的老師說「你從一個完全沒有民主的地方來」,我實在看不出這句話有甚麼居高臨下的優越感。當然,如果一個人會為自己的國家沒有民主而感到不好意思,這不算太壞。但如果因為這樣,就要幻想自己的國家也有民主,那就太過愚昧了。
事實上,閭丘露薇老師也無法反駁大陸沒有民主。她只是說,「很多香港人看不到內地在過去四十年發生的深刻變化」;她只是說,「不單單是經濟上的發展,還有社會和個人價值觀的變化」;她只是說,「內地有無數的人,為了民主政治的發展,所進行的思考和努力」。這些都無法證明大陸有民主。「四十年的深刻變化」不知是不是閭丘老師的筆誤,因為就算從上世紀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算起,也不過三十年多一點罷了。內地有無數人在為民主努力奮鬥,香港人也肯定看到了。1989年,香港人看得很清楚,所以每年維園都有燭光晚會。反而很多大陸的年輕人沒有看到,甚至因為不知道6‧4而不知者無畏(這個詞可能也會被人理解為是優越感作祟)。
最後閭丘老師用大篇筆墨證明香港不是民主示範區,但依然無法證明大陸有民主。香港的確不是民主示範區,小圈子選舉聞名天下。但閭丘老師卻只說香港政客的問題,而不說制度的問題,實在是知其一不知其二,十分膚淺,也就只能在大陸網民面前耍兩把而已。
「我看到媒體還有政客,當然也包括不少的民衆,把民主變成了非此即彼的一種二元化的概念。支持政府,緊跟中央,就是親北京,是不可以和民主兩個字挂上關聯的,反政府的,就一定是代表民主的」這暴露了閭丘老師對香港時政的無知。為甚麼在香港,親北京會變成反民主?答案是,因為親北京的那幫人是支持小圈子選舉的,請教閭丘老師,支持小圈子選舉並用盡辦法拖延普選的人能跟民主掛上關係嗎?就好像你不會相信殺豬的會是佛教徒一樣。
那位同學若要找一個在香港而沒有優越感的人,找閭丘露薇就實在是找錯對象了。「香港人」這種身分給閭丘露薇帶去的優越感時有顯露,比如年初愛迪生老師那件事,閭丘老師就教訓大陸網民「在香港,這樣做你是犯法的」,但很可惜她還是說錯了。她對香港時事缺乏深入的了解,我也不是第一天知道,很奇怪的是,很多大陸網民都把她當做了解香港的窗口。只能說,這是功夫網帶來的悲哀。
最後簡單說一下民主是甚麼。閭丘露薇說「這是一個開放的命題」,我怎麼覺得這像是閭丘老師在掩飾自己其實也不知道民主是甚麼。民主的概念不是開放的命題,它已有定論,只有民主的制度才是開放的命題,就是每個地方的民主制度可以不同,但民主精神卻是一致的。民主,簡單來說就是民治(by the people)、民享(for the people)、民有(of the people);香港的學生不用讀到大學就能接觸到這個概念。請問,大陸的政體什麼時候有這三要素了?歡迎閭丘老師或那位中大學生來信反駁我。
[tags]閭丘露薇,民主[/tags]
「民主是一回事,一黨執政或者多黨執政,是另外一回事,這二者之間,並沒有必然的關聯。」
這是對的。民主是權力的模式,而一黨執政或者多黨執政,則可以說是議會的結構,兩者針對的對象不同,從理論上說,的確是沒有必然關係的。
[Comment ID #9179 Will Be Quoted Here]
該網友說的應該不是議會結構的問題吧?
如果那樣說,美國也是一黨執政,總不可能共和黨和民主黨聯合執政吧
[…] 著名的「戰地玫瑰」閭丘露薇老師也不時在她的網誌上談到香港,但也時常犯錯(一,二),大陸的讀者由於缺少了解香港的機會,一般都看不出問題所在,於是信以為真。這篇《還是我來給大家科普一下香港的問題吧》不知是誰寫的,和閭丘露薇寫得差不多。我不敢說我對香港非常了解,我也是大陸移民過來的,走在大街上有時還會迷路,不過我也不會說「給大家科普一下」。文中若有說錯的,還望指教。 […]
也許,是由於大陸人接受的馬哲教育和香港人接受西方哲學教育方向上的不同才導致了這類雞同鴨講,永無休止的爭辯吧。
@luen, 馬克思主義也是西方哲學啊。
那我改一下:也許,是由於大陸人接受的馬哲教育和香港人接受非馬哲的西方哲學教育方向上的不同才導致了這類雞同鴨講,永無休止的爭辯吧。
抱歉了~當時高中政治課上只重點講了馬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