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blogger

我保證你會喜歡她

我保證你會喜歡她

現在要給大家介紹一位辣妹。準備好紙巾了沒有?我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男人,必須給大家提個醒:一包是不夠的,至少要一打--這說的還是即時所需,在往後的日子裡,風沒有吹雨也沒有打的日子裡,你坐在窗前或者床前,想起這位女孩,一種感覺就從你鼻孔裡慢慢蔓延開來。哦,媽的,你流鼻血了。不要怪你的鼻子,也不要怪天氣……怪我這位朋友吧,記住了,她叫Cherrie。其實我不能保證你喜歡她,因為你可能不喜歡流鼻血。 這位辣妹平時走在大街上的情形是這樣的:她的身後塵土飛揚,天上也是日月無光。其實在那飛揚的塵土裡,是一支軍隊,那些自願跟隨辣妹的志願軍。你說甚麼,觀音兵?你看過這麼辣的觀音嗎?據唐僧反映,觀音走的是清純路線。這群志願軍扛著土槍,拖著土炮,口中喊著「一二一」,雄赳赳氣昂昂,跨過了鴨綠江--這些當然是沒可能發生的,因為這裡只有深圳河可以跨過。關於她的火辣,就請大家自行想像吧。 常言道「流氓會武術,誰也擋不住」。如果換成一個女人,她既有火辣辣的身材,又有火辣辣的文筆,那她就等如會武術的流氓,也是誰也擋不住的。她的火辣是婉約豪放皆可,別看她十句有九句帶有髒話,要是生在宋朝她就是李清照。她說髒話,已到了順手捻來流暢自然的境界。對於那些「明明自己又講粗口,但又說因你講粗口而unfo你的」,她說「算鳩數吧」;對於那些罵愛迪生新歡應該多讀點書的虛偽女星,她罵她們是道德撚;看完《美國隊長》,她譏笑主角是「窮得只剩下肌肉」、「童顏巨乳」。去欣賞這位女生的時候,不要把重點放在她的身材;去欣賞她的文筆時,不要把重點放在她的粗口,然後你就發現她更多值得你欣賞的地方。 當一位女生美貌和智慧皆無的時候,也同樣可以贏得眾人的喜愛,只是我們會用另一個詞--可愛。在香港,可愛女人並不少見,但有趣的女人則和城中富豪一樣,比例大概是1%。如果有一天那些無趣階級認識到上帝很不公平地只把有趣分給了1%的人,那她們肯定會發動一個「佔領天堂」的行動--然後她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開會討論「有趣」的定義--當然,她們的嚴肅沒能讓她們認識到這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甚麼是有趣? 「是咁的:阿蚊滿懷自信卯足勁飛撲出電梯,誰知最後一剎那電梯門關上,阿蚊睜大眼尖叫,然後嘭一聲,撞頭而亡,還要是個頭同前半身撞得陷了進去,下半身和腳腳在外面撐撐下~”丫屌”為阿蚊最後遺言」 這就是有趣。 好,你仍然不明白甚麼是有趣。你是一個文盲,你需要圖的輔助,好就給你一張圖--為了證明Cherrie的有趣,我願意答應你任何要求。如果要你給下面這張圖一個標題,你會想到甚麼? Cherrie給的是:「鋼製lin頭」。 這就是有趣。 我比很多人幸運的是我和這位辣妹吃過飯,然而不幸的是只和她吃過一次,但根據我對她全方位的觀察,再經我羅盤推演、掐指一算,我很確定,她不是一個普通的香港女孩,有朝一日她必然會成為……人妻的。 除了對她寫《有型朋友》寫的竟不是我心有不滿之外,我對她的評價是「AAA+」,比美國主權評級更高。 她的blog: 相關閱讀: 她筆下的我

自卑的香港blogger

我對這個話題,說不上有多大的興趣。因為寫來寫去,也就是比誰吹牛皮比較牛而已,所謂的牛也僅僅是時間上的,就是看誰吹得比較久。別人都吹不下去了,你還在吹,那就是你勝利了。死磕就是勝利,其奧秘在於:說不過你,就惡心死你。有人神經特別脆弱,看到最近臺灣blogger搞了一個活動,風風火火的,於是又對香港blog圈的不濟感慨了一番。 此人用了一個俗不可耐的比喻,大意是說有人拿火藥來造火炮,而有人只會拿來放煙花娛樂。這比喻聽得太多了,所以俗不可耐。不過俗不可耐的事情多了去,我就自認俗人一個,所以這不是問題的重點。其實我也沒打算要和人家就此發生沒必要的沖突,因此只是多口說了一句「人人造火炮又如何?」可那位高人以為我把他那比桃花潭水還要深的比喻理解歪了。從他給我的回復看來,我幾乎就是一個智商不足只懂撒野的「暴民」。但是我怎麼反而覺得他比較像在撒野呢? 在高人看來,只有用來造火炮才足以體現火藥的價值。所以我很好奇,問他「人人造火炮又如何?」。其實火藥太落後了,寫個比喻也要與時俱進,所以火藥應該換成鈾,整個比喻可換成:有的國家拿鈾來造核彈,而有的國家卻只是用來發電。那我們是不是應該恥笑那些只用來發電的國家?所以該位高人的比喻不僅俗不可耐,而且很爛,經不起推敲。大概連高人自己也發現了這一點,所以對我的問題表現得比較「撒野」,比較有「火藥」味(看來高人不僅可以用火藥造火炮,還可以拿來當食物吃)。 中國人不會造火炮嗎?不是。火炮是蒙古發明的,蒙古人用火炮打到了歐洲,這一股「黃禍」把火炮帶到了西方。對中國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為什麼中國人並不熱衷於造火炮,所以我也就不多講了。我只是想補充一句,從另一個角度看,那也是中國人比較愛好和平的表現。火藥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可以造火炮,而且造火炮也未必是它的最高價值。這句話用來形容blog時是什麼意思,已經顯而易見,我就不怕別人會誤解。如果真有人智商比我還低,那我也沒打算用「非黑即白」或是「你只是掃讀我的文章」之類的話來做反駁或解釋,盡管這幾句話已經成為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現在不是流行一句話嗎:剽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這句話不僅包治百病,還可以把「非黑即白」病也給治好。 據我觀察,香港blog圈里的某些人骨子里比較自卑,看到美國blogger揭露了社會上的某些黑暗現象,就燃燒起一股「暗黑熱血」,不停感慨香港的blog圈沒有社會影響力;如今看到臺灣blogger也動起來了,又感慨香港的blog圈還停留在1.0時代。在我看來,香港的blog圈里并不缺乏這些,只是某些人把自己當成了標準而蒙蔽了雙眼,或者根本就是眼睛長在腦門上,什么東西都看不上眼。揭露社會黑暗的blog俯拾皆是,難道非得把某個政府官員拉下馬才叫有社會影響力?對於常常感慨香港blog圈沒有社會影響力的人,大概是這個社會越黑暗越好的,因為那樣才有機會表現影響力。香港blogger就沒有搞過類似臺灣blogger搞的公益活動嗎?那更不用我多說了。但我想從另一個角度來說。 不論是揭露社會黑暗,還是搞公益活動,都不是什麼2.0時代才有可能發生的事。在一個較為成熟的社會,揭露社會黑暗自會有相關監督機構或者媒體去做,blogger只是作為補充力量、後備軍,以免有漏網之魚;同樣,公益活動自然也有公益機構去辦,香港大大小小的公益活動多的是。blogger可以參與其中,但不必非要搞得像臺灣那樣風風火火才能證明blog的崇高價值。sidekick去年號召blogger參加盲俠行,敢問那位感慨特別多的高人有沒有積極響應? 看過高人的文章,就會知道:大炮不是造出來的,而是吹出來的。如果香港只有兩口大炮,那其中一口應該就是該位高人。我可能就是另一口,不過我不想和別人爭。高人的文章還有其他一些很高明的觀點堆砌在一起,留待有興趣的人去發揮吧。我沒火藥了,要去沖涼。 老毛當年搞大煉鋼,要人民砸了自己家里的鐵鍋用來煉鋼,他的想法大概也是一樣的:鐵的價值在於煉鋼,不在於炒菜。 [tags]blog,hkblogosphere,blogger,hkblogger[/tags] Technorati : blog, blogger, hkblogger, hkblogosphere

xanga如賈寶玉,於國於家無用

我沒有記錯的話,”Blog is blog”的那場討論,提出的應該是”blog>diary”,而沒有一個意思是要把xanga踢出去。但是到目前為止,似乎還有人看不起xanga,避xanga猶恐不及。 Jacky從語義上提出看法,他認為,關於xanga的分歧,主要在於對xanga一詞的定義不同。此種看法不無道理,如果這正是大家的理解,那麼分歧便可以解決了。只是我以為,限定了xanga的定義,分歧依然存在,因為標簽效應仍在發揮作用。在不少人心目中,xanga就是等同於”低等blog”,甚至連blog也不是,無論xanga是指工具還是它所代表的文化。香港雖說是一個開放的社會,但依然處處都有森嚴的階級壁壘,將人分成三六九等,高人一等的感覺的確很棒。 有人說,mysinablog是高級xanga。這種說法實在有些好笑。換言之,xanga就是低級mysinablog,兩者是同一種東西,只是層次略有高低之分而已。這個結論究竟是適用於xanga整體用戶群,還是僅僅適用於xanga上的香港用戶群?把mysinablog和xanga放在一起進行比較,第一個錯誤就是,忽視了xanga上還有很大一部分不是香港人的用戶。如果mysinablog可以用「高級xanga」來形容,那是不是也該有個高級Youtube,高級Myspace之類的東西?如此說來,意大利的威尼斯在香港人看來,豈不是高級的大奧。別說威尼斯會不高興,連大澳人聽了都恐怕會不高興。 問題的實質是blog該寫甚麼。有人就說,blog要寫有深度的文章才行,要評論時事,要關心社會,等等。可是時事這些很有深度的東西,寫來寫去也就是人云亦云。香港兩百萬的blogger,能否對一件事寫出十種不同觀點出來?有沒有十種不同的筆法?我以為,生活之樹常青,我們身上發生的事,我們身邊發生的事,比那些味如嚼蠟的時事(評論)要五彩繽紛很多。我們關注時事,可誰來關注我們,盡管有時候時事也關我們的事。生活,才是blog的源泉,兩百萬的blogger可以有兩百萬種不同的活法。有時候,我們欠缺的,只是從生活中挖掘金子的意愿或者能力。 從古至今,歷史都是為少數人服務的,如果你一生都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舉動,只是白天耕田,晚上嘿咻,那麼你的名字很快就隨肉體入土腐化。寫日記,就算只是流水賬,但那是我的歷史;沒人為我寫史,我為自己寫史有何不可?如果一不小心有朝一日我成了名人,那可就是名人的歷史啦。每個人把”自己的歷史”寫好了,湊在一起就是”時代的歷史”。就算沒能成為時代的歷史,讓我的子孫看看我過的是什麼生活,我覺得已經很有深度。難道這樣也會低人一等,難道這樣會讓香港的blog素質下降? 好了,爭論完畢,香港的blog文化是否就會沿著討論得出的路線發展?討論雖然熱鬧,但終究只是這麼幾個人,兩百萬份之幾。我的同學全是用xanga的,他們對這場討論一無所知。就好像華山論劍,幾個武林高手在山上打了一架,打完了各自騎自行車離開,但江湖還是那個江湖,一直風平浪靜。 blog該寫什麼,討論再多也是徒然。因為blog不再像以前的那些書寫工具,只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也許有朝一日,寫時事的寫膩了,也會寫寫日記;寫日記的突然發現時事并非一成不變,也開始寫時事。對牛亂彈琴這麼正經的IT blog,有時還會寫一下遭遇盜賊的事。優勝劣汰的規則大概也不適用於blog,一個blog就算只有作者自己一人在看,仍可存在下去。正如我們的地球,有山有水,山高不能取代水,水深不能取代山。海洋和森林的精彩,正因為有不同的魚和樹。所以,不如讓blog回歸草根吧,他們愛怎樣怎樣,各有各的精彩。 「xanga那邊其實是個與世無爭的快樂世界,大家隨心所慾,跟不同的BSP的bloggers一樣。那才是blogging的本意。」–kursk [tags]blog,HKblogger,xanga[/tags] Technorati : HKblogger, blog, xan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