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仁,我不義;我不義,你卻很二

「你不仁,我不義」這句話的出現頻率非常高,可能比孔子還要出名。這導致了一種普遍的看法:說人「不仁」就是罵人,不仁者就是壞人。

但仁其實是一種很高的境界。「不仁」只是說還未達到仁的境界,卻未必是壞人。我就不敢說我達到了仁的境界,所以我其實就是一個不仁之人。我相信對那篇《樹仁不仁》不滿的人主要是對題目的不滿,要命的是寫出這個題目的居然是一個連樹仁也不要的學生。我也相信有人一看到這題目就已經不爽了–能讓你不爽是我的榮幸,所以里面包的是甚麼餡兒已經無所謂。牢騷我是有,但我沒罵樹仁,通篇連個臟字都沒有。我這麼沒文化,如果罵人居然不帶臟字,那是很不正常的現象,除非是我給忘了。我又不是聖人,為甚麼不可以發發牢騷。就算聖人,也有牢騷。聖人只對老婆發牢騷,你們聽不到。聖人除了也會發牢騷之外,還會撒嬌,當然你們也看不到。這是題外話。

如果有一個人會考考得不好,來圓玄面試,結果連圓玄也不要他。他回家就寫了篇牢騷滿腹簡直「離騷」的《圓玄不仁》,我看了肯定就不會不爽。要是那家伙還能把牢騷寫得生動有趣、妙語連天,那我簡直可能會愛上他。

圓玄不必仁,樹仁更不必仁。教統局沒有這種規定。我不認識你,你不屬於我。

早前已有人質問我憑甚麼說「樹仁不仁」。他的意思就好像,我要寫一篇論文出來,旁征博引,上下五千年,東西交融,天文地理,方能證明「樹仁不仁」這個論點之正確。我就發發牢騷而已,我為甚麼要證明樹仁的確是不仁的。伙計,不要那麼嚴肅好不好。

「樹仁不仁」只是一個不太好玩的文字游戲。如果是中大,就會是「中大不忠」;如果是城大,就會是「城大不誠」;如果是公大,就會是「公大不公」。但是因為這個游戲,有人罵我,有人同情我,有人慶幸樹仁沒有收我……這個游戲才開始變得有點好玩。

如果樹仁沒有了人,變成了樹二,那麼我的題目就可能是「樹二不義」。這種游戲的關鍵在於,它根本不需要證明,更無需邏輯,游戲者也沒打算正正經經寫一篇論文出來。可是很多人在要求別人要有邏輯的時候,卻恰恰暴露了種種邏輯上的錯誤。

我估計,「樹仁不仁」還不是令某些人最不爽之所在。他們最不爽的應該是,我憑甚麼如此囂張地向樹仁中文系下戰書

[tag]樹仁[/tag]


Technorati : 樹仁

陳牛
陳牛

陳牛,曾先後於《明報》、《端傳媒》、《香港01》任職,為《號外》、《就係香港》等媒體擔任特約記者、撰稿人。

0 0 votes
Article Rating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Share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